4月28日,我校再生骨科与运动医学研究所邹卫国教授与王丽君研究员团队合作在《Cell Reports》在线发布了题为“Piezo1 balances the osteogenic-tenogenic plasticity of periosteal progenitor cells through the YAP pathway”(PIEZO1-YAP1通路平衡骨膜祖细胞的成骨-肌腱分化可塑性)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颠覆了传统认知,揭示了骨膜祖细胞在机械敏感离子通道PIEZO1缺失后向肌腱细胞谱系分化,为组织再生提供了新策略。肌腱与骨骼均起源于中胚层间充质细胞,...
1. 郑少江团队开发了基于二氧化锰的原位疫苗同步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和激活STING通路增强抗肿瘤免疫新策略3月1日,第一附属医院郑少江团队与合作者在《Acta Biomaterialia》上发表了题为“Manganese dioxide-based in situ vaccine boosts antitumor immunity via simultaneous activation of immunogenic cell death and the STING pathway”的研究成果。原位疫苗(ISV)通过诱导肿瘤部位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激活抗肿瘤免疫系统,...
3月26日至28日, 我校与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中心、Cell Research期刊联合主办的“2025 Cell Research肿瘤生物学论坛”在海口成功举办。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全球多个国家的70余名顶尖科学家、临床医生及行业代表参会,围绕癌症生物学的基础研究、转化医学与临床治疗策略展开深度交流。会议以“癌症生物学”为主题,涵盖肿瘤微环境调控、代谢重编程、基因编辑与免疫治疗等热点领域。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高大明教授主持。...
近日,我校《神经系统疾病》AI课程应用研讨会议召开,标志着海南省高校首门医学类人工智能(AI)课程的正式落地应用。该课程作为海南省教育数字化改革项目,对标教育部“101”行动计划及学校 “新医科”建设战略,旨在通过AI技术深度赋能医学教育,为学校在人工智能时代树立“数字赋能教育教学改革”的全局观提供先期实践范本。首开先河:AI技术助力医学教育创新《神经系统疾病》AI课程由我校联合智慧树网共同开发,是海南省首门深度融合AI技术的医学类课程。...
1. 刘笑然团队发现了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1通过EGR1/GLS2轴促进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肺损伤中的铁死亡研究成果2月3日,急诊创伤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救创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刘笑然团队在《Communications 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PRMT1 promotes ferroptosis through EGR1/GLS2 axis in sepsis-related acute lung injury”的研究成果。急性肺损伤(ALI)是脓毒症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具有显著的致死率。既往研究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