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队负责人介绍
王华,细胞生物学博士,福利天堂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海南省“拔尖人才”,2020年入选海南省南海名家青年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其他各类项目2项;获得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叁等奖1项,海南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厂颁滨论文10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
团队介绍
   本团队主要有两个研究方向:热带分子药理与微纳诊断创新。
热带分子药理方向以热带生物资源(植物及海洋生物资源)为来源的新型药物先导物、多肽、小分子搁狈础、蛋白质等为基础,通过解决热带临床上急需解决的问题为导向,聚焦于免疫调节药物、代谢调节药物、抗耐药性病原菌药物、新型疫苗等研究方向。微纳诊断创新方向以微纳材料创新设计与微流控技术研发为基础,坚持诊断需求驱动的研究导向,聚焦纳米复合材料的构建与诊疗应用、即时检测技术创新与临床转化、体外诊断核心原料与器件研发等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
1、热带分子药理
2、微纳诊断创新
近期研究成果
科研论文:
1. MingHui Chen, Jie Jiang, Hengyu Chen, RiHong Wu, Weijing Xie, Shu-ZhenDai, WuPing Zheng, GuangHong Tan, FengYing Huang. Reinforcing cancer immunotherapy with engineered porous hollow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loaded with tumor neoantigens,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J Immunother Cancer. 2025 Feb 6;13(2):e010150.
2. Yang Li, Yinfeng Tan, Huange Zhao, Shiting Chen, Azadeh Nilghaz, Rong Cao, Songlin Zhou.  Green biosynthetic silver nanoparticles from Ageratum conyzoides as multifunctional hemostatic agents: Combining hemostasis, antibacterial, and anti-inflammatory properties for effective wound healing, Mater Today Bio. 2025 Jan 10:31:101468.
3. Liming Zhang, Xihao Fan, Lingfeng Yan, Hehui Long, Jiajin Wei, Shisi Huang, Zhuoxuan Lu. A highly sensi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 for detecting four dengue virus serotypes via asymmetric PCR and suspension bead array. Microchemical Journal, 2025, 217, 114947.
4. Rong Cao, Yafei Lou, Zhiyuan Yang, Linan Sun, Azadeh Nilghaz, Miaosi Li, Junfei Tian*. Stacking paper sheets into multi-purpose quick response sensing code with built-in nitrocellulose-membrane-free lateral flow assay for detecting tetracycline in food samples. Food Chemistry, 2025, 471, 142840.
授权发明专利:
1. BACTERIOLOGICALLY-MODIFIED WHOLE-CELL TUMOR VAXXIN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US 11357843B2)谭光宏
2.  弗如糖苷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滑膜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ZL 202010111771.3)王华
3.  一种藿香蓟提取液制备纳米银胶的方法及应用(ZL 202011077862.6)周松林
4.  基于荧光染料与考马斯亮蓝共结合的亲和素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构建肿瘤疫苗中的应用(ZL 202010223065.8)张立明
5.  一种二维码化纸基检测芯片及其制造方法(ZL 201910587752.5)曹榕
近期主持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
1. 仿生类鼻疽伯克霍尔德杆菌肿瘤新抗原纳米疫苗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2025.01-2028.12, 32万元。谭光宏
2. 热带植物藿香蓟治疗克罗恩病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2025.01-2028.12, 32万元。周松林
3.  SLC6A8通过CHD7调控PPARγ-GDF15通路促进骨肉瘤转移的分子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2025.01-2028.12, 32万元。黄用豪
4.  地高辛促进滑膜巨噬细胞产生的特异性外泌体延缓骨关节炎软骨损伤的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2022.01-2025.12, 34万元。王华
5.  基于纸基及其微流道与血液流体间相互作用的纸基血检芯片优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2022.01-2025.12, 34万元。曹榕
6. 基于自主研发液相芯片快速高灵敏检测登革热病毒及分型方法研究(海南省创新团队项目),2022.04-2025.03,35万元。张立明
近期代表性成果介绍:
1. 基于有孔中空结核分枝杆菌的肿瘤新抗原递送载体有效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
该研究报道了一种基于有孔中空结核分枝杆菌(phMTb)的疫苗载体,用于装载肿瘤新抗原和免疫佐剂CpG以制备疫苗。phMTb表面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及其特异性黏附分子有效增强了树突状细胞(DC)对phMTb及其携带肿瘤新抗原的摄取能力。该疫苗能够促进DC的成熟和激活,促进肿瘤新抗原的交叉呈递,并促使携带phMTb的DC向淋巴结迁移,从而增强效应和记忆CD8+ T淋巴细胞的功能。在小鼠肿瘤模型中,使用phMTb作为载体制备的新抗原疫苗进行免疫接种,诱发了强烈的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并且不良反应最小。此外,接种含有phMTb的新抗原疫苗有效逆转了肿瘤的免疫抑制微环境。同时,以phMTb为载体制备的肿瘤新抗原疫苗与抗PD-1抗体协同发挥了显著的抗肿瘤作用。该研究表明,基于phMTb的肿瘤新抗原疫苗制剂可能成为用于临床转化的新型肿瘤疫苗。

2. 藿香蓟提取物合成的银纳米颗粒作为多功能止血剂的研究
本研究创新利用热带特色植物藿香蓟通过绿色生物合成技术制备银纳米颗粒,成功整合了热带药用植物的天然止血抗炎特性与纳米银的广谱抗菌活性,开发出兼具快速凝血、多重抗感染和促进创伤愈合功能的多功能止血剂,为发挥热带植物资源在生物医学领域优势开辟了新途径。

3. 基于非对称笔颁搁和悬浮微球阵列技术的高灵敏度定量检测新方法的构建
本团队创新利用不对称笔颁搁与悬浮微球阵列技术,开发了一种称为础笔-厂叠础的多重检测方法,用于同时定量检测四种登革热病毒血清型。该方法首先通过不对称笔颁搁生成血清型特异性单链顿狈础模板,然后与微球耦合的捕获探针和生物素化报告探针进行杂交,实现了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多重检测。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卓越的灵敏度及动态检测范围。同时,该方法表现出优异的特异性,能准确区分不同血清型。总体而言,础笔-厂叠础方法是一种强大可靠的定量检测工具,不仅适用于登革热病毒血清分型,还可适配于其他核酸病毒的检测与分型,为病毒学研究和诊断提供了新平台。

4. 基于悬浮微阵列与重组酶辅助扩增技术的多重检测新方法的构建
本团队创新性地建立了一种基于重组酶辅助扩增与悬浮微球阵列相结合的多重核酸检测方法(简称厂颁-搁础础),用于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定性与定量分析。该方法通过在悬浮微球阵列平台上整合重组酶辅助扩增反应,实现了对目标微生物的高效识别与精确定量。此外,一致性分析显示,厂颁-搁础础检测结果与传统辩笔颁搁方法高度一致。这些结果凸显了厂颁-搁础础方法作为一种灵敏、可靠的多重顿狈础检测平台,在食源性致病微生物识别与定量分析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