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天堂

【“时政前沿”周末大讲堂之十二】 熊晓琳教授以红色音乐经典诠释伟大抗战精神

发布日期:2025-09-09&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浏览次数:

【“时政前沿”周末大讲堂之十

熊晓琳教授以红色音乐经典诠释伟大抗战精神

——熊晓琳教授做客我院“时政前沿”周末大讲堂作专题学术报告


2025年9月7日晚,福利天堂立言厅内歌声激昂、掌声雷动。从悲怆深沉的《松花江上》到铿锵有力的《保卫黄河》,一首首镌刻着历史印记的红色经典歌曲接连唱响,将现场400余名师生的思绪带回到那段烽火连天、救亡图存的峥嵘岁月。当晚7时,马克思主义学院“时政前沿”周末大讲堂特邀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全国知名思想政治教育专家熊晓琳教授,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场题为《山河回响——红色音乐经典中的抗战精神》的精彩学术报告。报告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书俊教授主持,学院党委书记王身坚及部分教师参加了活动。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抗日战争的十四年,是血与泪的十四年,是不屈抗争的十四年。一寸山河一寸血,在14年抗战争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无数中华儿女抛头颅、热血,浴血奋战,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最终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熊晓琳教授别开生面地以音乐为线索,以历史为经纬,将宏大的抗战史诗娓娓道来。整场报告共分为“山河破碎奋起抗争”“团结抗日大局为重”“救亡图存,中流砥柱”以及“全面抗战,走向胜利”四个部分。熊教授通过《旗正飘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游击队之歌》《太行山上》《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大刀进行曲》《八百壮士歌》等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经典旋律,回顾了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深刻阐释了歌曲背后所蕴含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以及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报告过程中,熊教授不仅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更注重与现场师生的互动。她亲自指挥并带领大家学唱轻快活泼又充满智慧的《游击队之歌》,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最后,全体师生起立,在熊教授的指挥下齐声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用嘹亮的歌声表达对历史的铭记、对先烈的崇敬以及对党的热爱,整场报告在激昂奋进的合唱中圆满落幕。




本次报告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与形策党支部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而举办的系列重要活动之一。这场融艺术性、思想性与教育性于一体的学术报告,创新了思政课的教学形式,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精神洗礼。歌声与历史的交融,让抽象的抗战精神变得可感可触、直抵人心,极大地激发了师生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是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大思政课”。

图/文:黎同柏,一审:田雨,二审:王身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