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天堂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专业认证 >> 正文

中医学专业认证应知应会(十一)

日期: 2025-09-18信息来源:


1.《标准》规定中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中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分为四个领域:思想道德与职业精神、通识能力与科学素养、中医文化与传承能力、辨证论治与临床能力。

2.《标准》规定中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思想道德与职业精神领域

思想道德与职业精神领域共10条,主要包括: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诚实守信,忠于人民,志愿为人类健康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而奋斗。

(2)能够了解并遵守医疗行业的基本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尊重生命,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坚持患者至上,为所有患者提供人道主义的医疗服务。

(3)能够理解“大医精诚、医乃仁术”的内涵,认识到医术精湛、德医并重、以德为先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4)在应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去追求准确的诊断或改变疾病的进程时,能够充分考虑患者及家属的利益并发挥中医药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

(5)能够掌握医学伦理学的主要原理,并将其应用于未来医疗服务中,能够确保所参与的项目研究符合科学和伦理道德要求。

(6)能够熟悉医疗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患者利益与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常识,自觉维护医学领域相关知识产权。

(7)热爱中医药事业,积极运用中医药理论、方法与手段,将预防疾病、祛除病痛、关爱患者与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8)具有实事求是和团队合作的精神,能够认识到自己专业知识的局限性,主动寻求帮助,注重相互合作和学习。

(9)具有精勤不倦的学习态度,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能够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

(10)具有良好的健康意识和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健康习惯,能够了解影响医生健康的因素,并注意在医疗服务中有意识地控制疲劳、压力和交叉感染等因素,知晓自身健康状况对患者可能构成的风险。

3.《标准》规定中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通识能力与科学素养领域

通识能力与科学素养领域共8条,主要包括:

(1)能够掌握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尤其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哲学、文学、史学等内容,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发展和医疗实践。

(2)具有必要的心理学与医学伦理学知识,了解减缓病痛、改善病情和残障、心身康复及生命关怀的有关知识。

(3)能够了解全球健康问题以及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因素。

(4)能够应用科学方法,提出相应的中医药科学研究问题并进行探讨。

(5)掌握医患沟通技巧,具有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6)具有与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等人员交流沟通、团结协作的能力。

(7)能够主动思考,具备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8)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新知识,研究中医药问题。

4.《标准》规定中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中医文化与传承能力领域

中医文化与传承能力领域共4条,主要包括:

(1)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对中医有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对中医药能够解决临床问题充满信心。

(2)具有阅读中医药古典医籍以及搜集、整理、分析临床医案和医学相关文献的能力。

(3)具有一定的中医经典传承能力,有不断理解和深入挖掘中医传统理论和思维的意识。

(4)具有对患者和公众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宣传教育的能力,能够用受众容易理解的方式传播中医药文化和价值。

5.《标准》规定中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辨证论治与临床能力领域

辨证论治与临床能力领域共10条,主要包括:

(1)具备中医的健康观与疾病观,能够运用中医理论描述和解释生命全周期,认识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有效开展中医预防、诊疗、康复、养生、保健等活动。

(2)具备一定的中医思维能力,能够从整体的、功能的、运动变化的、和谐平衡的角度看待生命活动现象,能够运用中医思维指导开展临床实践。

(3)能够运用中医理论辨识临床常见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演变、治疗、转归、预后及康复。

(4)能够运用望闻问切的方法进行体格检查,全面、系统、正确的采集病史,获取关键诊疗信息,对病证做出初步判断。

(5)能够运用中医辨证方法识病辨证,提出合理的治则治法。

(6)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选择适宜的现代医学临床检查方法,对检查结果作出判断和解释。

(7)能够根据不断获取的证据作出判断和决策,运用方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适宜的中医治疗。

(8)能够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或监护人提供相关信息,使他们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选择中医诊疗方案。

(9)能够发现并评价临床常见疾病的变化及严重程度,对需要紧急处理的患者进行可能的急救处理。

(10)能够在临床信息系统中有效地检索、解读和记录信息。